生酮饮食是救命良方仍是减重圈套

2019-11-14 16:14:56  阅读:4357 来源:

来源:健康界

作者:肖伞伞、赵修武

正文共:5875字

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发布的《糖尿病地图》(第七版)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20~79岁的人中约有4.15亿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糖尿病患者以1.096亿居于全球首位,俨然成了“大糖盛世”。

仅2015年,中国就有13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坊间曾流传一句话:糖尿病是不可逆转的,只要你得了糖尿病,你就要一辈子吃药,打胰岛素。

糖尿病这么可怕,难道我们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这时,生酮饮食以低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大量油脂为特征,走入了人们视野。

在有些人眼中,生酮饮食是最好的饮食,它能降低血糖、减重、帮助糖尿病患者脱药生存,改变自己的人生;

在另一些人眼中,生酮饮食是疯狂的,它极端、有风险、甚至让人中毒……

两方阵营,互相攻击,彼此争论不休,谁也无法说服谁。生酮饮食对于肥胖和糖尿病的治疗是否优于其他膳食模式,让我们先看几个小故事。

老河马丨57岁丨医院行政人员

低碳生酮饮食对于我而言,不是饮食模式,而是被动救命的治疗

如果采用低碳生酮饮食就能保住自己的命,你选还是不选?即便低碳生酮饮食有诸多的不良反应,难道会比药物的副作用更大吗?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在面临这个选择时,我53岁,已经有了24年糖尿病史。我的糖尿病严重到什么程度?2次心梗支架,糖尿病足丹毒感染。空腹血糖32mmol/L(正常值(3.9-6.1)mmol/L),胰岛素已经不起作用……

医生说如果不能控制感染,可能需要截肢……(糖尿病足的感染图片恐令人不适,就不放出来吓唬大家了,饭点……)

你知道那时我有多绝望吗?无效的胰岛素笔拿在手里,不知道该不该打下去。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筛子般的针眼、肚子上的硬结、肤色暗淡、肿胀的眼袋,无声地表达着压抑、疲惫与无助。

当时的我似乎正走着一条可见的直路——即将截肢的双腿,钱越花越多,身上的针眼更加掩藏不住,肤色越发黯淡,最后因各种并发症丧命。

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尝试低碳生酮饮食,结果很惊人,连打胰岛素都降不下来的血糖,竟然奇迹般的降到了5.1,坐在病床边,扶着眼镜,看着血糖仪上面的数字,生怕是自己看错了,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难道糖尿病的高血糖问题可以用这么简单的方法轻而易举的解决吗?难道这么多年来我们的治疗都做错了吗?我充满了受骗的感觉和劫后余生的庆幸。

住院28天,采用低碳生酮饮食,血糖平稳,体重减轻24斤,连胰岛素都停掉了。腿部的严重感染也恢复了。出院时简直变了个人。

现在的腿

为了自救和了解2型糖尿病,我开始大量翻阅国内外资料,发现低碳生酮饮食在国外很流行,有着大量的研究资料和书籍,和有着相当多的实践人群。我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不但如此,我还亲身去国外实地考察,光日本就去了三次。研究中发现低碳生酮是在大量科学试验研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套饮食方法理论。

我们所吃食物中有三大供能物质:碳水化合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最新的生化学理论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能量的物质有两种:葡萄糖和脂肪。而蛋白质是构筑更新身体细胞的原材料,在正常的情况下不作为燃料烧掉。

糖尿病可以认为糖代谢出了问题,减少碳水化合物甚至不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脂肪代谢代替糖代谢为身体提供能量,回避(注意是回避而不是解决)糖代谢障碍引起身体的诸多问题,这就是低碳生酮饮食解决2型糖尿病的基本原理。

到今天,我已经坚持了低碳生酮饮食近3年(2年11个月),血糖保持稳定。所有的并发症没有出现新进展。我想通过我的实践,证明低碳生酮饮食不单单是医生的短期的治疗手段,也能作为糖尿病人的特定生活方式长期坚持。顺便说一句:大鱼大肉成了我餐桌上的主旋律,安利一下,吃吃更健康。

图片里那些看着像面条的东西,那可不是面条,那是魔芋面、魔芋粉,是一种常用的低碳水化合物代餐

我坚信低碳生酮饮食的科学性,每日在社群、论坛分享自己的抗糖心得。分享相关知识。对了,我组建的两千多人的QQ群,慢慢的变成了了国内糖人低碳的最大群体。群内80%的糖友通过低碳饮食实现了脱药……

梁山好汉丨39岁丨卫生健康行业工作者

三次质疑,三次回归低碳饮食。

人的信任,有时侯是被事实教育。

我是一个有着13年军龄有些爱自虐的人,夜跑、运动、曾是我的日常项目。2013年,由于北京雾霾,戒掉夜跑的我处于肥胖巅峰期——96KG。伴随而来的是颈椎、胸椎、腰椎骶髂、疼痛,尿结石、肾结石。打个喷嚏,都感觉自己要骨折了。去医院检查,糖耐量试验值7.1,胰岛素释放水平已经很低了。

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开始了低碳饮食,很奇怪,过程中没有一点不适,半年瘦了30斤。在2017年11月,我的体重只有79KG,心里那个开心啊,减掉一个娃的重量!苗条了,就开始造作了。聚会时喝酒,再加上过年回老家……逢年过节总会禁受不住诱惑,烧麦是毒,但是吃了很多。没忍住,体重飙到86公斤。

我开始对低碳饮食存怀疑态度,就这样回归了正常饮食。从低碳到高碳,3次往返以后,我被事实教育了。低碳饮食改善了我的生活质量,睡12个小时后,看着窗外的阳光,整个人都觉得很舒服,注意力集中,特别是之前频繁的颈椎、骶髂疼痛复发频率大幅度减少了。

今年5月份,朋友的父亲多年的糖尿病合并心梗前兆,冠状动脉硬化降支狭窄。在我的建议下去医院严格低碳10天。第11天,去安贞医院检查已经没有手术指征了。

有质疑就去看文献,这几年我看了不下百篇关于低碳生酮饮食的文献,在Nature、Cell有大量循证文章、临床数据论述低碳生酮饮食对治疗二型糖尿病、减重的有效性。

美国的糖尿病逆转机构virta health曾经做临床研究,1年的低碳饮食,糖尿病人逆转的几率是60%,94%的人用药大幅度减少。营养性酮症和酮酸中毒的问题需要弄清楚,一切恐酮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不明白。

目前在低碳的定义上存bug,到底什么界限是低碳,现在在学术上上还没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在文献中多看到每日碳水总量不超过100g既为低碳,低于每日35g可能会较早进入酮症状态,这也是很多公共卫生论文以能量摄入占比确定低碳的概念,忽视了摄入总量,所以有了不少以“实证”反对低碳,以及提出低碳无效的研究结果。

我有两次高碳反弹再减肥是和别人打赌,最后我的减肥速度把人家营养师的脸打得啪啪响,觉得我自己挺不地道的哈哈。当然低碳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多次进入低碳,减肥的效率会显著降低。

尽信书不如无书,没有结合临床检查数据的营养都是不靠谱!

小张丨25岁丨媒体工作者

我认同生酮饮食,只是它不适合我

我是一个连续减肥者。老减肥,老能减下去不少,但是坚持不住,维持不住。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会采访一些医学专家。采访过程中发现生酮饮食很受推崇,它是有科学依据可以减重的饮食模式。“哇塞,那我减肥成功后,去摩洛哥玩拍照多帅啊。”

2018年6月,为了满眼都是我的女孩,也为了7月份朋友圈屠狗,100KG的我又开始了一轮减肥。方法嘛,就是生酮饮食。我从网上搜集了食谱,用魔芋丝代替所有的碳水化合物,烧红烧肉、喝防弹咖啡。

坚持了20多天,在这段时间里,我情绪变得很低落,时常怀疑,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感觉自己的人生了无生趣。坐在公司里,望着天花板,思维放空,同事喊我都听不见。要知道,我是在公司年会说相声,以一己之力把大型尴尬庙会变成德云社的人啊。

更要命的是,我出现了低血糖症状。早上8点,我吃了西红柿鸡蛋打卤魔芋丝,11点就饿的头晕、心慌,如果吃的是面的话,肯定还饱着呢!中午12点下楼吃饭的时候,如果不是扶着栏杆,差点摔下去。外表很强壮,里子却成了林妹妹,这也太恐怖了吧。

虽然瘦了,但我还是果断放弃了生酮饮食。我认为想要尝试生酮饮食一定需要专业指导,因为它会给你一个信任的基础,让你在产生质疑坚持不下去时有信心再坚持一下。

至于生酮饮食的科学性可能需要进一步科学研究证实,“酮感冒”“吃一点碳水就强烈反弹”等议论随处可见。

机智的大狸子丨33岁丨游戏主播

即便是死,也不会采用生酮饮食了

你可能永远想象不到,一个大男人为什么凌晨1点捂着肚子在床上打滚、吐了满地满墙、嘶叫到没有力气再发出声音。

但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夜晚。

那是2015年,我做游戏解说的第4年。由于录视频经常是在晚上,我离开了父母出来单住。日渐发达的外卖服务配上我闲散的本性,很快就养出了近30斤肉,体重超过了190斤。

因职业关系,我不能完全不顾形象问题。然而刚去了10天健身房,我心里就满是厌倦——不能迅速见效的方法实在令人烦闷。当我了解到哥本哈根食谱后,只用了1分钟着了魔地相信,这种方法才能拯救无可救药的自己。

我像小孩子偷做坏事一样,没有跟任何人沟通过,便毅然地开始了生酮饮食。

从那开始我只吃肉,只吃肉,只吃肉。一到吃饭的时间,我满嘴满脑子都是冒着热气的酱牛肉、流着汁水的叫花鸡、刚烧好的带皮大肘子。晚上录视频时还跟粉丝们开心地说:“吃肉太爽了,就是饿得有点快。我一星期掉了5斤了,你们不要太羡慕我喔!”

到了第2周,我的身体仿佛还没有出现异常,但是心情却总是不好。吃肉也不再觉得爽快过瘾,一两个小时后便会饿。打游戏也变得暴躁,无法正常发挥,晚上也录不出精彩视频。每天都会一边咒骂一边失眠。

吃肉生活的第22天。从中午开始肚子里就感觉热热的,有的疼。跟喝了白酒似的烧着。

晚上10点多我就关掉直播走进厕所,一边忍着身体的痛苦,一边犹豫去不去医院。

一转眼就到了晚上12点。我在厕所坐了快两个小时也没有“收获”,此时疼痛已经升级成了持续火燎。我的眼前天旋地转,地板上的纹路都开始晃动。我晃着走出厕所,刚碰到床便栽了上去,浑身脱力,不听使唤的手够不着桌上的手机。

突然剧痛开始,我疼得嚎叫起来。疼痛完全不间断,好像肚里有个刀子在来回地剌。我捂着肚子在床上来回翻身,汗水把床单都濡湿了。我已经失去了自制力,不断地呕吐,吐得满地满墙都是,好像还尿出来了一点。已经没有力气发出声音。

噩梦般的体验持续到凌晨1点多,趁疼到麻木的间隙恢复了一些体力后,我拼命拿过手机拨了急救,努力地说清楚地址后才如释重负。

满屋的狼藉酸臭、满床的呕吐物和体液、一个脱力脱水的男子。

胆结石,急性胆囊炎。急诊,手术。这场闹剧终于落幕。

22天我轻了27斤。然而我即便是死,也不会采用生酮饮食了。因为那个晚上比死都难受。

生酮饮食虽然很流行,却有待更长期的观察和更多靠谱的高质量临床研究来佐证它的长期安全性。2019年初,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发布了第一份关于生酮饮食治疗糖尿病的中国专家共识:《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就在生酮饮食在中国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另一份研究泼了冷水。

Joshi等在最新发表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明确指出:生酮饮食真正用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还为时过早,目前关于生酮饮食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撑起大家的热情,生酮饮食的长期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估。

生酮饮食究竟是有效的饮食疗法还是片面的饮食骗局?能否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生酮饮食会不会给肝肾带来负担?医疗界仍在争议着。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位专家。

北大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袁振芳

我反对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某种意义上而言相当于饥饿疗法。

糖尿病患者需要的是长期稳定的血糖调节。在没有胰岛素被发现之前的年代,治疗糖尿病只能依靠饥饿疗法,以不吃来阻止血糖的升高。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年代,人需要合理的营养摄入,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不需要某种营养素。人是杂食动物,需要保持长期稳定的、合理的食物占比。损失人体任何一种营养素都是不恰当的。

你短时间内人体缺少某种营养素对身体不会有影响,但是长时期呢?

生酮饮食有点类似五六十年代风靡的Atkins食肉疗法: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转变身体的新陈代谢方式,由以葡萄糖为燃料的燃糖代谢转变为以体内储存的脂肪为燃料的燃脂代谢。当胰岛素浓度低时,甲酮代谢就会启动;当血糖浓度低时(主要是在吃饭前)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也最低。多年过去了,Atkins法没有优于其它任何营养疗法,无论在减重或疾病控制方面。

不管是Atkins食肉疗法还是生酮饮食,都是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个体化方法,缺乏长期的、对立性研究支撑。

对于减重,听说过一句特别荒谬的说法:“食肉的动物比食草的动物更瘦!”将人与动物去比,这很令人呵呵,人食肉,也吃草,这种罔顾生物科学性的论断简直太滑稽了。

生酮饮食的根据性尚不明确,对于讲究证据、科学性的西医来说,就像拿鸡蛋去盖楼。如果仅是个例,很难有说服性。世间能有不破的真理吗?

刘辉丨42岁丨营养科医生

糖尿病治疗,需关注生酮饮食。

我是一名营养学博士,在临床上,我们用生酮饮食干预了几百例2型糖尿病患者了,100%实现了减药或者停药,逆转率接近50%。

其实早在1797年,就有人看到了糖尿病的本质,苏格兰部队外科医生john rollo,写过一本书《Cases of the Diabetes mellitus》,他是第一个用低碳来治疗糖尿病的专家。只不过后来胰岛素的出现,让我们医生忘掉了那个古老有效的方法。

很多人质疑生酮饮食损伤肝肾,那么请问药物会有损伤肝肾功能的副作用吗?生酮饮食(低碳水+适量蛋白质+大量油脂)属于治疗饮食,目前我们在治疗/逆转脂肪肝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低碳医学界有一位权威,美国的杰奎琳女士(阿特金斯博士的首席助理),自己坚持低碳饮食45年了,非常健康。类似反对低碳/生酮饮食的文章满天下都是,反正我不信,因为我们观察到的截然相反。

我们希望更多的医生,尤其是内分泌医生,去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生酮饮食,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受益。

纪立农丨57岁丨内分泌专家

2019年9月19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主任做客北京卫视养生堂栏目。在讨论糖尿病时,纪主任的建议是:生酮饮食可能在某些人群,短期时间有效果,但是这种饮食方式并不适合糖尿病、高尿血症、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

生酮饮食顾名思义是要诱导人体产生酮体,但是对于糖尿病病人在血糖管理中,是需要避免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所以,我并不建议血糖代谢有问题的朋友去尝试这种方案。

编辑手

接触生酮饮食的这半个月,我也曾被生动的案例打动,尝试了生酮饮食。但是比起纤细的身材,我更加喜欢花卷、包子、臊子面、妈妈亲手炸的南瓜油条……每个人存在,也一定是有他所追求的东西。很多时候,人不仅渴望活着,更关注怎样活着。

生酮饮食也许是一个讯号,那就是关注亿万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上的问题。医疗机构如果能够将临床营养纳入临床医疗序列进行一线治疗,那么在总额预付的支付 体系下,医院结余医保的能力会加强。医学应该有人文温度,我们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治疗方式,能让中国数以亿计受慢性疾病尤其是糖尿病折磨的人减轻痛苦。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暂别南昌,相约天津!为智慧校园体育场景持续助力,沃莱科技第81

4月23日,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江西省教育厅、南昌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81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南昌圆满落幕。此次展会...